近年来,东兴市检察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司法救助工作融入矛盾纠纷化解、乡村振兴、困难妇女帮扶、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持续更新救助理念,通过“四个强化”,做到应救尽救、及时救助、多元救助、长效救助,推动司法救助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情关怀。2024年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2件1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8万元,救助范围覆盖困难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充分发挥了司法救助救急解困的民生保障作用,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东兴市检察院积极发挥检察环节司法救助的主动性,在办案中注重“主动发现、主动告知、主动调查”三主动举措,多方式多渠道查找救助线索,确保“能救尽救、应救尽救”,力争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救助的受害人。
该院通过排查历年来受理的刑事侵害人身权利案件,发现2023年周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左腿骨折、全身多处受伤,原本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周某丧失了劳动能力,肇事方没有继续赔偿。承办检察官主动联系周某告知申请司法救助权利,实地调查走访核实情况后迅速启动办理程序,及时发放司法救助金3万元,解决了周某的手术费用,给这个因案致困的家庭带去了希望。
即将迈进大学校门的彭某与父亲一起向东兴市检察院送来一面锦旗。彭某的母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造成家庭失去唯一劳动力,彭某父亲、哥哥均为残疾人,而彭某刚即将步入大学,肇事者除了支付丧葬费外再无其他任何赔偿,不仅家庭陷入困境,彭某是否能继续完成学业还是个问题。控告申诉部门受理核实本院刑事检察部门移送线索后,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同时提请防城港市检察院开展联合救助,为彭某父子三人共申请司法救助金12万元,并在开学前将救助金送到彭某手上,暂时解决了被害家庭的后顾之忧。
东兴市检察院横向建立健全司法救助线索内部移送机制,各业务部门对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控告申诉部门办理,纵向提请上级院联合救助,实现救助效果最大化。2024年通过内部联动机制成功受理办案部门移送司法救助案件线索9件,提请防城港市检察院联合救助5件,两级院共发放救助金22万元。
在强化内部协作的同时,该院还注重外部衔接,主动与民政、妇联、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沟通联络,协调社会力量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在心理、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综合救助,构建“检察+N”的救助模式,多元化帮助被害人及家庭摆脱困境。
办理的一起退役军人军属司法救助案,针对救助对象是在校学生、其父亲系退役军人的特殊身份,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帮扶措施,将其父亲纳入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名单、帮助申请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援助金,另外向乡村振兴局争取特殊困难家庭贫困学生助学资助,合力解决退役军人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此外,在办理一起父亲在刑事案件中被害、母亲改嫁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时,安排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联系民政局办理低保,进一步深化救助效果,助力未成年人顺利回归阳光生活。
将“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工作理念贯穿始终,定期对已经办结的司法救助案件开展跟踪回访,重点了解救助资金发放落实、救助对象生活现状以及跟进监督大额救助资金保管使用情况,对于回访过程中发现生活状况仍需帮扶的救助对象,帮助其落实民政、残联等部门社会救助,促进司法救助工作深度延伸。
如防城港市、东兴市两级检察院与东兴市妇联、深沟社区、“同心法律工作站”民革律师联合回访李某某等四人司法救助案,民革律师从专业角度提供法律服务,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向被救助对象针对性提出解决当前困难的办法,鼓励其重拾信心、克服困难,继续积极面对生活。2024年,该院对已办结的司法救助案件进行电话回访和上门走访8件8人,努力将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实、走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下一步,东兴市检察院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积极探索司法救助最优路径,推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司法救助实效,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地址:广西东兴市北仑大道485号 邮编:538100 电话:0770-7684162 电子邮箱dxjcy7684162@163.com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